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环境部:“十四五”期间,将着力控制臭氧污染、新污染物污染-手机在线买球app
2月23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孙守亮、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出席发布会,介绍“统筹谋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孙守亮先生在会议开始,介绍了2021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2022年的工作打算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思路等情况。
孙守亮先生说到,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好局面来之不易,成绩也可圈可点。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高碳能源结构和高能耗、高碳产业结构问题,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呈现显著同根同源性。研究表明,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源中,几乎所有so2和nox排放源,50%左右的vocs和85%左右的一次pm2.5(不含扬尘)排放源,都与二氧化碳排放源高度一致。与一些发达国家基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后再转入强化碳排放控制阶段不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协同推进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任务,要发挥后发优势,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统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比如,水泥行业同时是减污和降碳的重点行业,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能有效激发行业技术变革和绿色低碳转型。
“十四五”是我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五年,也是实现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这两项重大任务,难度和挑战都非常大,需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推动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实现目标协同、区域协同、措施协同、政策协同和监管协同。具体来看:
一是强化源头防控协同。切实发挥好降碳行动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源头牵引作用,把实施结构调整和绿色升级作为减污降碳的根本途径,强化资源能源节约高效利用和低碳转型,加快形成有利于减污降碳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二是加强措施优化协同。基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需求,优化全国降碳空间布局和措施路径,增强生态环境改善目标对能源和产业布局的引导约束,加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敏感地区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力度,在加大降碳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更大效益。
三是加强环境治理协同。增强污染防治与碳排放治理的协调性。统筹水、气、土、固废和温室气体等多领域减排要求,优化治理目标、治理工艺和技术路线,强化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
四是推进政策创新协同。依托现有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一体推进减污降碳的管理制度、基础能力和市场机制,比如,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碳排放评价,通过这项措施严把新上项目碳排放关。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创新管理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典型做法和有效模式,加强推广应用。
文章来源:生态环境部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手机在线买球app的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手机在线买球app删除,谢谢!